很多人碰到問題都會尋求別人的意見,因為大部分人都覺得客觀第三者說的話比較有參考價值,但是別人給的意見其實也有分成有用跟沒有用的兩種。哈佛大學的研究發現,其實要別人給意見、反饋,對進步來說沒什麼幫助,因為你通常不會得到具體的建議,一起來看他們提出的「要尋求建議而不是回饋」要注意的重點,讓我們能夠更進步吧!
1. 反饋常常會太含糊。
「妳做得很好」、「報告很棒,但有更多資料會更好」。
如果你做完一件事,問別人覺得做得好不好,通常大家都只會回說「還不錯」、「很棒」這類的含糊回應。這類沒有具體意見的回應會讓人無法進步,雖然有時對方是為了客氣或避免衝突才選擇只說讚美的話,但這些讚美沒有什麼幫助,所以盡量避開這種沒有具體建議的回覆。
2. 要別人給意見,但只得到稱讚。
「你做得很棒。」
如果你問其他人對你有什麼意見,一般人通常都會說稱讚的好話。如果你不信的話,回想一下你學生時代期末幫老師或學校做的評鑑,或者是填餐廳意見表,如果不是太差,通常我們都會選非常滿意那個選項吧。但這個對他們一點幫助都沒有。
3. 回饋就是評價別人。(不是一件好事)
「要大家回饋」、「問大家建議」。
我們一般想尋求幫助,或是指導的時候,第一個選擇都是要大家回饋,或是評價。不過基於禮貌,一般我們得到的都是正面回覆。例如學校的學年回饋、導師、同學回饋,我們通常都是寫「受益良多」之類的話,而不是說希望以後可以得到什麼。與其問回饋,不如問「建議」。因為通常人在給回饋時,會不小心變成評價,所以不敢說出真實想法,怕傷到你。但建議都是分享自己的經驗,不是針對你的作品,所以我們尋求建議的時候,可以得到更多。
4. 建議更注重於未來可以做什麼。
「我建議妳下次可以多舉點例子。」
如上一段所說,如果你想得到有用的回饋,那你就應該要對方給你「建議」,除了會分享自己的經驗外,當人聽到建議這兩個字就會從「已發生事情的評價」轉為「對於未來還能做什麼」的建議。如果你是一個可以提供別人建議的人,代表你改善問題的能力也比別人好,不會一直卡在過去已發生的事情上面。
5. 建議通常會有詳細的說明。
「我想得到更多實用的資訊。這樣我就可以更了解主題。」
如果你要求別人給你建議,他們通常會講出更多讓你可以變得更好的細節。不管你要怎麼樣問別人問題,最重要的事就是要得到「你可以」、「你應該」、「你能」、「下次可以」等等的回覆,而不是一句「你很棒」或者是「這個可以」。
你分得清楚「回饋」跟「建議」兩者之間的差異嗎?下次想要得到有用的意見的時候,試試看問別人「可以給我一點建議嗎?」而不是「你覺得如何?」吧~
與其聽到「我覺得很棒」真的不如聽到「我覺得哪邊能更好」。(當然是合理的那種)
(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