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轉移注意力。
創造焦點是媒體最喜歡的策略之一。他們會透過大量的小故事轉移真正重要的訊息,讓人們不斷把注意力轉向有趣的圖片和笑話 (台灣好像也超常這樣的)。但至少現在的我們可以很容易地過濾訊息,避免不重要的資訊。
2. 誇大問題。
有時候虛構或誇大的問題會引起社會非常嚴重的反應。2016年,NASA就發表文章說,如果占星學是有科學根據的,星座的位置將會改變,例如,處女座會變成獅子座不過,這只是個假說,但當時《柯夢波丹》雜誌還把這作為一個科學發現,並聲稱80%的人都會改變他們的星座,最後NASA只好公布聲明平撫大眾輿論。
3. 漸進策略。
為了形成某種意見,媒體會逐漸地發表關於某個話題的資料,用來塑造一個人,一個產品或一個事件的形象。例如,在不同國家的媒體上,只有某些食品品牌會被提到,大眾就會對這個品牌特別有印象。
4. 拖延策略。
為了說服人們做出困難或不討喜的決定,媒體會把這決定形容為「痛苦,卻又必要的」,然後他們會告訴人們,明天才需要下決定,而不是今天,因為要你未來犧牲比要你今天犧牲來的容易。這種困難的決定像是在開發中國家要進行獨立公投或是專制體制的投票就是其中一種。
5. 表現親切。
有些廣告會用一些針對兒童的語言,論據,符號和語調,通常品牌廣告都會用這種方式,希望喚起消費者最簡單的感受和衝動。
6. 多點情緒,少點思考。
新聞如果扯到情感的話,通常沒有什麼好處。情緒不會讓你認真和客觀地看待事實,往往會導致現實的扭曲。左邊是我們看到的新聞,右邊是其他人看到的新聞,但這兩個都不是真相,中間的才是事實。
7. 總是讓人們不知情。
如果社會大眾不了解這些技術,媒體和政府就可以操縱社會。而這是由於缺乏教育產生的。美國語言學家喬姆斯基 (Chomsky) 認為,對精英和普通人來說,獲取資訊的方式是非常不同的,然而,時代已經改變,數位化時代讓我們有機會找到任何我們需要的訊息,教育水平已經不能成為一個影響原因了。
8. 鼓勵人們喜歡平庸的產品。
媒體會告訴人們:愚蠢,粗俗和粗魯是很酷的事。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有這麼多的電視節目,喜劇,電影都有續集和前傳,因為他們不僅僅是為了娛樂的目的,也是為了把注意力從真正嚴重的問題上轉移開來。
9. 讓人覺得有罪惡感。
這個策略的重點是讓人們為地方和全球問題而自責,人們會因為政府發起的戰爭而自責。像是2014年,有位男孩在戰區躺在父母的墳墓之間的照片爆紅,但事實上,這張照片只是一個提倡愛親人的活動照片,照片的作者對媒體的使用方式感到非常震驚。
10. 窺探隱私。
媒體往往試圖了解每個人的一切,但他們經常會越界。2005年,英國小報《世界新聞報》因涉嫌竊聽名流,政界人士,甚至王室成員,用這種方式來寫出獨家文章,最後遭到控告,並且在2011年7月10日停止發行,還要支付巨額賠償金給受害者。
只是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判別正確資訊和假新聞,也是我們都要學習的課題。
參考資料:Brightside
TEEPR只想睡到自然醒編:假新聞問題在全世界都越來越嚴重了…
(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