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中山医学大学女学生在Dcard分享自己首次上大体解剖课的沉重心情。她表示,见到大体老师之前,曾去拜访老师的家属。当时老师的太太拿出了老师生前从年轻到老的照片给他们看,很骄傲地说:「你们教授 (大体老师) 这辈子的心愿就是当教授,现在我帮他完成了他的梦想!」

示意图非当事人,翻摄自hk01。
因此当她第一次见到大体老师时,并不觉得害怕,反而感到亲切,安心地为老师清洗;然而隔壁组同学却碰到「老师家属拒绝认领大体,且完全不想理会任何事情」的情况,让她看了心情相当低落。原PO坦言:「福马林的味道并不是很好闻,眼睛也被刺激得很不舒服。」导致当下她一度不想参与,但是当她走到空旷处,望向天空后心想:「我怎么能不参与这个活动?」

示意图非当事人,翻摄自Pinterest。
整理好心情回到组上,继续投入清理行列,「最后我们为老师擦干,但是擦了很久,我们用了六卷擦手纸,还是没把老师擦干,这个事实让我更意识到老师是一位死者,我因此感到悲伤。」

示意图非当事人,翻摄自foodpara。
她表示,洗大体的过程让她感触良多,「我觉得人生是一件很悲伤的事,因为人会死去,就算你活着的时候志得意满是一个胜利者,你还是会死去,变成一动也不动的躯壳」、「原本很期待洗大体这件事,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期待,或许是觉得新鲜,但是事情真的发生之后,我只感到感激和无比的悲伤。」

翻摄自Pinterest。
其他也是医学系的网友纷纷留言:「洗老师的时候蛮震撼的,看着一个曾经活着的人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眼泪也流不停,但流下的不是悲伤而是感恩的泪。我觉得对于老师,真的是感恩多于悲伤,虽然我的老师也是没有家属,但这点让自己对老师更心疼,也更珍惜。可能你要调整的是心态吧,有感情从来不会是错的。」

示意图非当事人,翻摄自苹果日报,下同。
根据《苹果日报》报导,高医大解剖学科助理教授何宛怡说明,大体老师劝募不易,若有人愿意当大体老师,校方会先把约8公升防腐剂打进遗体血管,再将尸身浸泡福马林液2至3年,才能完成防腐。当大体老师授课一学期后,会举办隆重告别式,火化遗体。

感谢大体老师无私的奉献!
(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