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告訴別人你的目標,可能就會變得不易達成。
從1930年代就開始有學者研究這個現象,與其花時間告訴別人你打算怎麼做,不然就直接開始動手做吧!所以當你下次熱切地問其他人有什麼目標,或許你可能在幫倒忙喔~
2. 無知的人通常會高估自己的能力,而聰明的人往往會低估自己。
人們對於初次接觸的事物會因為不瞭解所以會高估自己的能力,但隨著瞭解愈多才會發現自己並不如一開始預期般厲害。相反地瞭解愈多的人可能為因懷疑或優柔寡斷而低估了自己的能力。
3. 使用其他語言會讓思考和決定更為理性。
芝加哥大學 (University of Chicago) 從研究發現交換學生們分別使用自己母語以及英文相互對照時,使用英文的字句會比母語更來得理性且沒有偏見。或許因為翻譯的過程會迫使你去思考每個字句的用法是否正確,當下次你發現自己無法理性選擇的時候,用另外一種語言想看看吧!
4. 當你回想起某件事情,其實腦中出現的是「上一次是什麼時候想起的」,而非事件本身。
5. 現在的小孩比1950年的精神病患壓力還大。
在1950年代確實有當時的問題,但至少那個年代的小孩不用經過考試就能讀書。不過經過數十年,人們對於心理健康和相關疾病也累積足夠的知識,所以也比以前更容易發現問題的所在。但不管怎麼說,65年前的人也是有一堆當時得面對的壓力。
6. 18歲到33歲是人生階段中壓力最大的時候。
7. 音樂會改變你的眼界。
或許你可能曾經沒留意,當下偶然聽到一段音樂可能會徹底改變你對事情的看法。舉例來說,把你最愛的一部電影關成靜音再搭配別的音樂,你就會發現眼前看的和耳中聽的跟原本記憶裡的完全不一樣!
8. 當你聽到最愛的一首歌其實會讓你想到過去某段情緒。
9. 金錢真的能買到幸福。
沒錯,錢真的能買到幸福。通常經濟情況不好的人壓力比較大,然而,當人們收入到達一定的門檻時,快樂指數就不會再增加。總之,有一定收入、無需擔心經濟的人當然會比較快樂。
10. 將錢花在他人身上反而會讓你快樂。
這是個「施比受更有福」的概念,與其上街花錢購物或是喝個爛醉都不及送個小禮物給別人。當然不是說把全部家當都給別人,就跟捐款給有需要的人一樣,送給別人同時也是送給自己最好的禮物喔!
11. 把錢花費在體驗上,反而會比花在物質上更讓你快樂。
12. 靜坐和祈禱會幫助你減少壓力。
這邊說的沈思祈禱其實不是指那些宗教上的儀式,研究說定時找個時間坐下來冥想其實對身體不錯。下次把看電視或用手機的時間拿來讓自己心思沈澱一下,或許會給自己更多靈感!
13. 即便前一晚睡不好,你還是可以說服自己大腦其實睡得不差。
當你覺得前一晚睡不好很累的時候,先給自己幾個深呼吸然後告訴自己其實昨晚睡得還不錯。如果你相信自己所說的,或許你可能會感覺到精神變好一點呢!但該睡的時候還是要睡啦~
14. 多跟樂觀的人相處會讓你更快樂。
一個成天就只愛抱怨的朋友和一個正面樂觀的朋友,你會比較想跟哪一種朋友相處?跟開朗的朋友在一起可以幫助你消除心中的負面想法,相反的也別讓自己變成別人眼中愛抱怨的那種人喔~
來源:Higher Perspective
看完這些之後是不是覺得還蠻有趣的呢?傳給你的朋友們一起討論看看吧!
(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