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是非常重要的,是我們出生以來,第一次接觸的「小型社會」,若彼此關係和諧,通常人格都會很健全;反之,可能會心靈扭曲。無論是父母還是子女,都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有問題一定要講開,而不是憋在心裡,小心得內傷。
示意圖,翻攝自《有院子的家》
根據《今日頭條》報導,小花 (化名) 某天喝醉後向朋友抱怨,父母打來稱,家裡的冷氣壞了,要拜託她出錢,因為他們覺得自己賺得很多,所以負擔全額是理所當然的,「我習慣了!可錯就錯在,那天很晚了我還在加班,他們沒有一句關心安慰的話。」
示意圖,翻攝自《有院子的家》
小花表示,某天轉了一筆錢給父母,兩人轉頭就將錢送給沒工作的妹妹,「她發了朋友圈曬幸福,發的還是感謝自己有疼愛她的爸媽,擔心她吃不好,還幫她轉了一個大紅包!」此外,小花感嘆,過年時發燒到39度,父母不僅沒有關心,只是不斷催促自己回家照顧他們。
示意圖,翻攝自《有院子的家》
對此,小花無奈地說「以後我要愛自己多一點,這樣別人才能看得見我!」
我們很常聽到別人說「吃虧就是福」,退一步海闊天空,不僅可以給自己做面子,也能維持雙方的感情,何樂而不為呢?不過,前提是這個「虧」你必須吃得下去,若含著眼淚推吞下,就是在為難自己,沒有任何意義。
示意圖,翻攝自《有院子的家》
在健康的家庭環境中,每個成員都應該要有他的貢獻和付出,不是坐享其成,或是將重擔都壓在某個人身上,這樣久而久之,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會出現問題,進而消耗整個家庭的能量,父母與子女或者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會變得越來越薄弱。
示意圖,翻攝自《有院子的家》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如果家裡的氣氛每天都烏煙瘴氣,這樣你還會想要回家嗎?應該寧可在外獨居吧!嚴重一點的話,就是老死不相往來。
示意圖,翻攝自《有院子的家》
當出現負面情緒時,應該先釐清事件的前因後果,不應該一昧檢討自己,就算對方是家人也是,這樣只會陷入一種死胡同,還會變得自卑、敏感。
示意圖,翻攝自《有院子的家》
所以說,一家人突然變得不親,絕對不是一個人的錯,所有成員應該坐下來好好深聊才行。
↓繼續看下一則新聞↓
對於有重男輕女的價值觀的長輩來說,疼兒子比疼女兒划算,反正女生終究要嫁人,反正也要跟別人姓,還不如把資源留給男生,這樣對方一定會更加孝順,老了就能有個依靠,但真的是那樣嗎?
示意圖,翻攝自《壞媽媽》
根據《騰訊網》報導,若家裡有兩個孩子、且是同父同母的話,他們的心理狀態會有著天壤之別。當老大出生時,身為家中唯一一個孩子,自然能得到所有寵愛,但當弟妹出生,父母的重心轉移,將注意力移至仍須他人照顧的老么上,這時老大多少有些不平衡。
示意圖,翻攝自《壞媽媽》
不過,這並非壞事,因為老大必須負擔照顧弟妹的責任,若辦的好,就能得到誇獎,同時變得更有責任感、有領導風範,同時更能理解父母的需求,長大後就會孝順些。至於老么,不是不好,而是從小就被父母、兄姐包圍,很多事都有他人處理,自己不必插手,習慣被讓著,很多時候會稍微自我一點。
示意圖,翻攝自《壞媽媽》
若家裡有3個孩子時,想必會很常聽到「老大疼,老小愛,中間拿腳踹」這句話,因為老大出生時,是家中第一個小孩,可以得到父母全部的愛;老二誕生後,雖然也能獨佔鰲頭,但沒多久,弟妹又出生,寵愛隨即被奪走,處在一個「不上不下」的尷尬狀態。
示意圖,翻攝自《壞媽媽》
為了扭轉這種局勢、不被長輩忽視,老二會努力當老大的好幫手,對方分擔一些日常瑣事,也會試著照顧好弟妹,讓爸媽放心。有了老二的分擔,老大不用承擔太多,跟二胎家中的老大相比,盡到的責任感比較少;而老么,不管是在三胎還是二胎家中,都是付出最少的。
示意圖,翻攝自《壞媽媽》
畢竟個性是很難改改變的,所以說,等到父母老了,老二依舊會不斷地討好父母好,來獲得認可,跟老大和老么比,明顯較為孝順。
看完文章後,身為父母的你,有沒有更了解子女的心思了呢?家中只有兩個小孩的話,記得多關心老大;若是3個小孩,請將愛多放一點在老二身上,他們內心雖然都有說不出的苦,卻是最孝順的。當然啦!這只是個參考,孩子的好與壞,跟家庭教育還有未來的人格發展,是脫不了關係的。
示意圖,翻攝自《壞媽媽》
小心憂鬱症啊!
(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