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因為工作關係無法想上廁所就去,長期憋尿導致發炎,不過一有尿就馬上去解放是最好的做法嗎?林口長庚泌尿科主任侯鎮邦醫師搖搖頭,比喻人的膀胱其實該像「弓」一樣:「正常的拉弓,射出去的箭才會又快又遠!」侯鎮邦醫師指出,習慣有尿就馬上小解的話,反而增加膀胱負擔,上了年紀感受更明顯。
示意圖非當事人,翻攝自《心靈的聲音》。
侯鎮邦醫師在臉書粉絲專頁指出,很多人會把憋尿和「儲尿」混為一談,即使是對於門診或術後病患,侯醫師保持他在醫學會學術報告的主張:「我都是支持正常的膀胱,就必須要讓他有正常的儲尿工作。 」簡單來說,就是有尿意時要適度忍一下,「會建議膀胱感覺七、八分滿,再去尿。」
示意圖非當事人,翻攝自pakutaso。
要是感覺有尿就如廁,恐造成3個問題。首先是心理層面,侯醫師說明:「專注力都在膀胱, 嚴重干擾生活品質。」再來,膀胱裡的尿液還不夠就去解放,其實是增加膀胱「逼尿肌」負擔,「年輕人可能感覺不出來,但老了之後膀胱收縮功能退化, 排尿就變得很弱、很細、甚至滴滴答答。」
示意圖非當事人,翻攝自unsplash。
侯醫師指出第三個下場:「當膀胱的逼尿肌長期負擔增加, 反而會造成膀胱的病變、延展變差、慢性纖維化。 」儲尿不代表憋尿,侯醫師解釋:「這樣不叫做憋尿,也不會導致尿路感染。 」至於成年人的正常膀胱容量,侯醫師補充:「每泡尿300~500cc都是合理的。」
(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