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聽過日行一善能帶來快樂!但是要做出幫助老弱婦孺貧困者的行為才叫善行?其實像是給人搭便車、送杯飲料給朋友等小小的善意舉動就能讓他人感受到溫暖和愉悅感。根據一篇2022年8月發表於《實驗心理學期刊:總論》的研究顯示,慷慨的行為具有傳染性,接受他人幫助、分享或捐贈者也會相對付出,將自己收到的善意向外傳遞。
施者未涉及金錢、關係 受者心情比想像中還要好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兼任教授林家興表示,生活經驗讓我們感覺到「施比受更有福」,研究顯示受者的心情比施者所想的還要好,是很有意思的發現。林家興教授說明,研究中「施者」所從事的善行,並沒有用到自己的錢或資源,樂於助人的心情會很好,但如果要使用自己的資源或錢去幫助別人,結果可能會涉及損失多少和是否值得所影響;另外「受者」都是陌生人,針對陌生人所進行的善行比較單純,會讓受者的感受更深刻、心情通常也會比較好,若是認識的人可能就會牽涉到認識的程度及關係好壞的影響。
養成隨時助人習慣 形成善行循環
從研究中也發現接受幫助的施者,在有機會幫助別人時,通常比較樂意,心情也會比較好,人在獲得別人幫助的時候,也會誘發善心去幫助別人,形成一個善行的循環,對陌生人提供舉手之勞的小善行,接受者感到的溫馨與愉悅感超乎我們想像,林家興教授建議,可以養成隨時助人的習慣,讓善行在社會中增長,大家自然都能從中受惠。
接受善舉多因舉動 誤判的期待非行善本意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接受善舉的人常不是因為收到的東西是什麼,而是這項舉動。有些人從善或多或少會有目的性,期待做了以後會有成果或回報,希望如自己的期望發展,葉雅馨提醒,從事善舉不要有太多的「以為」,以為對方會有什麼反應、以為會怎麼樣,像是對方要很開心、不再難過或得到安撫等,當對方的反應不如預期,反倒讓關懷者感到被潑冷水、不領情,覺得不值得、多此一舉,「誤判的期待」反而成了利社會行為的阻礙。
打從內心給予幫忙 這樣做避免善舉變負擔
葉雅馨主任建議,嘗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善舉的人,打從內心給予幫忙,像是幫助焦頭爛額的同事買杯咖啡、倒杯水、公益捐款等,從關心的角度就不會有過多的期待,且量力而為,避免讓善舉變成另一種壓力或負擔,同時有助於持續的從事利社會行為、累積了自己的正向情緒,及發揮善的影響力。
以上內容由健康醫療網授權轉載
(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