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本身有乳糖不耐症或是天生容易放屁,雖然在外有點困擾但至少身體器官沒事。不過若是本身體質沒問題,排氣的習慣卻突然改變,要當心健康可能亮紅燈了。一名42歲男子有一陣子便秘又狂洩水屁,肚子脹到不得了,到急診求灌腸卻發現需要開刀,術後竟確診大腸癌。
示意圖非當事人,翻攝自unsplash。
急診科醫師柯世祐在節目《醫師好辣》分享42歲男病患來看急診的狀況。病患自述最近「一直放屁,想大又大不太出來」,希望醫生幫忙灌腸,柯醫師本想病患還很年輕,服用軟便劑休息即可。但病患抱怨肚子又脹又絞痛,柯醫師檢查發現病患腹部脹得很大,用手敲都是空氣,安排照X光片發現腸子阻塞。
翻攝自YouTube,下同。
因為病患有放屁照理肚子不該充滿液體和氣體,柯醫師懷疑是異物造成阻塞,推測有可能是跟其他病例一樣吃了不好消化的菇類卡住,於是會診一般外科。由於病患腸子脹得太厲害,不開刀容易破掉,外科醫師診斷還是要手術切除,沒想到術後發現才42歲的男子已罹患大腸癌。
柯醫師說明該病患的屁有別一般排氣,會伴隨黏液和少量出血,「其實有屁帶一些糞水,但大便排不出來」。柯醫師提醒如果排氣習慣突然改變,甚至和著血和黏液的話就要特別小心,盡快就醫檢查。你知道排氣其實有分很多種嗎?
排氣、大號習慣突然改變真的要當心!綜合《ETtoday新聞雲》、《TVBS》等台媒採訪報導,臺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醫師表示,很多病人常會將腸癌的血便誤以為是痔瘡,因此延誤治療時間。糠醫師說明,「血便」或「大便習慣改變」皆為大腸直腸癌初期症狀,如果發現便便有血,可以透過顏色深淺判斷,「痔瘡是大便完才流血,血便是糞便會混一些暗紅色的血」。糠醫師解釋,若大號看到「鮮紅色」的血比較可能是痔瘡;腸癌引起的血便常呈現「暗紅色」。
示意圖非當事人,翻攝自unsplash。
糠醫師指出,因位置不同腸癌可分為3類:「右側大腸癌、左側大腸癌和直腸癌」,這3種癌症的病癥也不太一樣。右側大腸癌主要會出現「腹痛」,也有體重變輕、腹脹、貧血等狀況。左側大腸癌以「排便習慣改變」較明顯,並伴隨腹痛和直腸出血。直腸癌以「月工門出血」為主,次為大號習慣改變、糞便變細,也可能因為腫瘤壓迫導致病患常有想上大號的感覺卻上不出來。
示意圖非當事人,翻攝自unsplash。
糠醫師提醒,定期篩檢、及早發現就醫的治癒率越高,「一、二期治癒率達80%~90%,三期降到50%、四期降到10%」,建議發現大號出血、有家族病史及50歲以上民眾定期檢查糞便潛血及大腸鏡。國民健康署其實有提供癌症篩檢補助,50歲至74歲國人每2年可篩檢一次大腸癌。身邊有50歲以上的親友嗎?記得提醒他們定期檢查!
示意圖非當事人,翻攝自xframe。
突然和以前不一樣就要注意><
(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